节目预告|《强国智造》栏目2025年10月15日:《能源脉络的坚固“纽扣”》

电缆附件产品,不仅承担着稳定电力传输的重任,其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,更是直接关系到整个能源系统的可靠运行,因此,无论是电力传输网络的构建,还是新能源工程的建设,都对电缆附件产品的质量,提出了严苛的要求。沈阳国联电缆附件制造有限公司,在电缆附件产品领域,凭借深厚的技术底蕴、优质的施工服务和卓越的产品质量,参与了众多国家级重点项目和大型能源工程,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力、能源、交通等多个领域,成为国网和南网的供应商,在行业内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和品牌形象。

图片


沈阳国联电缆附件制造有限公司


图片

2025/10/15  星期三 11:49

2025/10/15  星期三 19:49

2025/10/16  星期四 08:49

2025/10/16  星期四 15:49

2025/10/16  星期四 23:49


建议提前五分钟观看
(如频道播出时间有所调整,以频道播出时间为准)

图片

图片

能源,作为工业“粮食”,与国民经济命脉息息相关,在实现“双碳”战略的征程里,新能源项目建设,成为了关键战场。电缆附件产品,在新能源项目建设中,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,它们如同能源传输链条上的“纽扣”,确保电能能够安全、稳定、高效地,从发电端传输到用电端,可以毫不夸张的讲,没有高质量的电缆附件产品,能源项目的建设,将难以完美实现。

10月10日.gif

早年间,作为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、全国156项重点项目的沈阳电缆厂,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,博采众长,在长期的研发与生产实践中,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。从电缆导体连接技术的优化,到绝缘材料的选择与应用;从应力控制技术的创新,到密封防水工艺的改进,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技术人员的智慧与汗水。这些宝贵的技术积累,不仅为该厂自身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,也为我国电缆附件产品的整体发展,提供了有力支撑。随着时代的发展,沈阳电缆厂已退出历史舞台,而它的精神,随着原厂的技术团队,在沈阳国联电缆附件制造有限公司,继续传承。

10月10日(1).gif

从国家重点发展新能源起,沈阳国联用自身的技术,先后参与大唐、华能等陆上风电项目的建设,为项目提供了高质量的电缆附件产品,面对能源变革,沈阳国联紧随国家发展的脚步,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迭代,在之后的陆上风电,海上风电,光伏,渔光互补等众多领域,用自身的技术实力与项目承接能力,服务了国家众多的重点工程。

10月10日(2).gif

今天,沈阳国联的工程师团队,再次肩负起一场关乎能源稳定传输的关键任务。对于国联的工程师们而言,极致的专注和强烈的责任心,是完成每一个项目必须要具备的。在施工过程中,每一次对接、每一处密封,都严格遵循标准流程,反复校准,力求做到完美。在处理电缆清洁、剥切时,犹如对待一件精密的艺术品,不容许一丝杂质残留,每一道工序都必须精准无误,因为一个细微的失误,都将给整个输电系统的稳定运行,埋下隐患,这些极致要求的背后,是他们对技术规范的深刻理解与尊重,也是保障能源传输安全的使命和担当。在这些看似平凡的岗位上,一代又一代人,不断钻研技术、优化工艺,使得我国电缆附件行业逐步打破国外技术封锁,实现了从依赖进口到国产化替代的华丽转身。

10月10日(3).gif

工匠之心,不仅体现在沈阳国联的施工现场,在产品的研发和品质把控上,也有着重点体现。在国联的技术部门,技术人员新设计的双曲率结构应力锥,已通过电场仿真技术,取得技术突破,这样的结构,将使得电厂均匀性提升40%,各项电气指标将显著高于国标要求。技术上的创新与突破,加上定制化的服务方案,使得国联电缆附件的产品,能够应对市场上各种严苛的使用要求。

10月10日(4).gif

在沈阳国联的车间,每一个工序在MES智能管理系统的运维监管下,实现全流程数字化管控,认真贯彻国际“三体系”要求,严格执行12S管理体系制度。通过理化实验室专业检测,实现从原材料入场到成品出厂全流程、全性能检测。万级无尘净化车间,依托智能化系统精准控制生产工艺,硫化温差控制在正负0.1摄氏度,确保应力锥的品质稳定。500kV高压试验大厅,试验背景小于1pC,做到所有绝缘体百分百检测,实现无可检测局放,确保测试指标优于国家标准。在 “双碳” 目标的引领下,新能源发电将迎来更大规模的发展,沈阳国联继续加大在研发方面的投入,加强与高校、科研机构的合作,共同开展绿色环保材料、高性能产品和智能化技术的研究与开发,不断推出具有创新性的产品和技术,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,在全球能源变革的浪潮中不断发展壮大,为我国能源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。